Monday, August 22, 2011

EEL EXPO TOKYO


(日本養殖新聞報導)
鰻博覽會-這不可思議之物-EEL EXPO TOKYO」,於2011年7月16日,在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開展。這個博覽會展示了鰻魚生態研究的成果,及鰻食文化和養殖、漁業等珍貴歷史資料。
報導中指出,日本展覽之後,展會還將到法國.丹麥.荷蘭.臺灣續展



鰻(うなぎ)博覧会―この不可思議なるもの

(http://www.um.u-tokyo.ac.jp/web_museum/ouroboros/v16n2/v16n2_kuroki.html)
黒木真理 (本館助教/魚類生態学)

 土用の丑の日が近づくと、自然と鰻屋に足が向く。ウナギは夏の季語、蒲焼きは夏の風物詩だ。万葉集にある大伴家持の歌はつとに有名で、古く万葉の時代からこの魚が滋養強壮の食べ物であると知られていた。浮世絵の題材にも多く取り上げられ、落語や川柳にも度々登場する。古典落語の「鰻の幇間」は、八代目桂文楽の十八番であった。

 一方で、彼らが海の彼方から何千キロも旅してやってきたことを知る人は意外と少ない。細長いヘビのような体つきや、どこにあるのかはっきりしないウロコやエラは、この生き物が魚であることさえ忘れさせる。古代ギリシャの大博物学者アリストテレスは、旺盛な好奇心をもってウナギの繁殖生態を調べてみた。しかし、卵をもった親も生まれたばかりの子もどこにも見つからなかった。結局、その大著『動物誌』のなかで「ウナギは泥の中から自然発生する」と記述している。ウナギは昔から謎の多い生き物だった。

ウナギの自然科学

 ウナギは卵から生まれる。こんな簡単なことが明らかになるのに2千年もかかったというのは多少大袈裟かもしれない。しかし、この事実がはっきり証明されたといえるのは、ウナギの人工孵化が成功した1973年であり、天然のウナギ卵が発見されたほんの一昨年、2009年のことであるから、長い科学の歴史からいえば、つい最近のことであるといってよい。これほど長くウナギの繁殖の実態がわからなかった理由は、ウナギが遙か彼方の外洋で卵を産むためだ。川や湖、あるいは沿岸で産卵する魚であったなら、人々は卵をお腹いっぱいもったウナギの親を見て、その繁殖生態について幾ばくかの知識を早くからもっていたはずだ。

 東京大学におけるウナギの産卵場研究は、1973年の研究船「白鳳丸」(当時東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所属、現海洋研究開発機構所属)の調査航海に始まった。その後、現在まで約40年間に亘ってウナギの回遊と繁殖生態に関する調査研究が続けられている。推定産卵場は、当初黒潮流域の沖縄南方海域と考えられていたが、黒潮を遡るにつれ、より小さな仔魚が採れたことで、台湾東方海域からフィリピンのルソン島東方海域へと南下していった。さらに海流を遡っていくと、東の方ほど小サイズの仔魚が採れることがわかり、推定産卵場は東へ移っていき、最終的にマリアナ諸島の西にある海底山脈の海域でウナギ卵が採集され、産卵場問題は決着した。つまりウナギ産卵場調査の歴史は、広大な海の中でより小さい仔魚を求め続けた歴史だった。

 東京大学が組織したこの40年間の調査研究は、ニホンウナギの分布する日本、韓国、中国、台湾の研究者のみならず、アメリカ、ドイツ、インドネシア、フランス、カナダ、ニュージーランドの研究者との国際共同研究として実施され、多くの研究実績を挙げた。産卵場調査から得られた成果は、海洋生物全般の繁殖、回遊、生活史に関する基礎生物学的知見となるだけでなく、現在世界規模で激減しているウナギ資源の保全と管理に役立つ。さらに、人工シラスシラスウナギの大量生産技術の開発研究にも貢献すると期待される。
ウナギの社会科学

 現在、日本人は年間約10万トンもウナギを消費している。そのうちの99.5%以上は、河口周辺で採集した天然のシラスウナギを池で飼って大きくした養殖ウナギで、漁業による天然ウナギの生産量は微々たるものだ。日本の養鰻は明治の中頃、今から130年前に始まり、人工飼料の開発や養殖技術の改良により飛躍的に発展した。加えて近年では、中国や台湾から養殖ウナギの輸入が増え、その量は日本の全ウナギ消費量の約7割にも達している。しかし養殖用の種苗となるシラスウナギの資源量が世界的に激減し、養鰻業は危機に直面している。

 養殖種苗の安定供給を目指して、卵から人の手で育てた人工シラスウナギを作ろうと人工種苗の生産技術に関する開発研究が1960年代から始まった。現在、実験室レベルの生産は可能となったが、養鰻業に種苗を供給するまでには至ってない。この技術が完成すれば、養鰻業に寄与するだけでなく、天然シラスウナギに対する乱獲を緩和させ、天然資源の保全に繋がる。また健全な自然河川環境が取り戻せれば、天然ウナギは増えるに違いない。減少した資源の回復と保全のために、人工シラスウナギの開発研究を急がねばならない。

ウナギの人文科学

 そもそも日本人はいつごろからウナギを食べ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か。全国各地の縄文時代の遺跡からウナギの骨が出土する。身近な川や沼で捕れるウナギは私たちの祖先の貴重な食べ物であったにちがいない。ちょっと風変わりな形や動きをもつこの生き物は、食べ物として身近に利用されているうちに、生活の言葉のなかに「うなぎのぼり」や「うなぎの寝床」などの慣用句が生まれていった。また文学や浮世絵として描き残された。さらに人との距離が縮まって、美術工芸の題材としても取り上げられるようになり、単に食べ物としての「鰻」は、親しみ深い生き物の「うなぎ」となっていった。

 一方でウナギは、敬い、畏れる対象として伝説や信仰の世界にも登場する。ポリネシアやミクロネシアの島々には先祖はウナギであると信じ、トーテムとする家系が多くある。また、ヤシの実の起源を伝える、ウナギ神とヒーナの悲恋の伝説も南太平洋のいたるところで語り継がれている。我が国では、大洪水から村を救ったウナギの伝承が各地に残り、その地域の人々はウナギを祀り、これを食べない。また、虚空蔵菩薩信仰の流布に伴い、そのお使いとされるウナギの禁食の習慣が全国にみられる。その特異な形態や強い生命力から、多くの文化・宗教において「不老不死」や「永劫回帰」のシンボルとされるヘビのイメージにダブり、ウナギにも同様な象徴的意味が見いだされて、精神世界にも登場するようになった。

 この鰻(うなぎ)博覧会の目的は、「ウナギ(鰻、うなぎ)」という生き物を多方面から科学して、包括的に理解することである。これを達成できたかどうかは、実際に展示を見てくださった方々のご判断をまちたい。しかし、準備の過程で、多くの方々からご教示いただいた貴重な知識を一堂に集めて、これらを一挙に展示・俯瞰してみることには、ある程度成功した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う。そうした展示を見ていただくことによって、ウナギのもつ新たな一面が発見され、この生き物に対する見方が豊かにひろがることを期待する。また、これが人々の心にウナギへのさらなる慈しみを育て、絶滅に瀕した種の保全に繋がれば幸いである。
 この展示は、国内外の博物館・研究機関、ウナギの生産、流通、販売に携わる事業者など、多くの方々のご協力があってはじめて開催することができた。関係者各位に厚くお礼を申し上げる。そして、ウナギというこの不可思議な生き物が、いつまでも我々の身近にいてほしいと、心から願う。









Wednesday, August 17, 2011

中研院的《人才宣言》


什麼叫「知識份子」――從中研院的《人才宣言》說起
FROM: 清大 彭明輝
(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15.html)

中央研究院由院長翁啟惠邀集國內各界十八位重要人物一起發表了《人才宣言》,大意是說台灣對「高階」人力所定相關法令與規章過苛,不利於留住「高階」人才,希望政府放寬相關規定,以便強化國家競爭力。

誰是翁院長心裡的「高階」人才?《宣言》中說是:「合法居留外僑有49萬人左右,其中外籍勞工約40萬人,白領階級及技術人員僅約2萬人左右。」這裡頭有沒有清清楚楚的階級歧視?有沒有清清楚楚地對人權的踐踏?49萬外僑中僅有2萬是翁院長關心的?

那麼,在2,317萬台灣人之中,翁院長關心幾個?「頂尖學術人才」?各界最頂尖的4%?還是只關心領有美國綠卡的那些人?

這是一份充滿外交手腕的宣言:措辭含糊籠統,足以讓各種不同立場的人看不見自己反對的論點。問題是:宣言要的是什麼?就在宣言的最後一句:「我們若干政策建議方向,列於 http://www.sinica.edu.tw/forgov_advice.htm」。

接上這個連結,是對政府洋洋灑灑的六大政策建言:
因應地球暖化之能源政策(摘要)(完整版)
中央研究院學術競爭力分析暨台灣學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簡要版)(完整版)
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人口政策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因應新興感染性疾病政策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革建議書(簡要版)(完整版)

如果妳仔細對照《人才宣言》和《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革建議書》的內容和措辭,就很難免會跟我有一樣的理解:中研院的主要訴求還是老套,要為中研院的「高級人力」加薪!要政府給「高級學術人才」更寬裕的薪水和研究經費。

給中研院更寬裕的薪水和研究經費,當然對中研院的「菁英」有好處。但是投資了這些錢之後,對絕大多數國人(尤其是96%的「中低階人力」)有什麼好處?

根據中研院在《中央研究院學術競爭力分析暨台灣學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自豪的業績報告:「中研院研究人員共申請近600 件國內外之專利,獲得227 件專利(其中118 件為美國專利),在生技新藥領域尤其突出。根據2006 年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統計,我國生技製藥相關領域的專利數世界排名約在13 至17 名之間,和澳洲不相上下,而中研院的生技新藥專利,即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至2008 年初,中研院已與國內外產業界簽訂300 多件授權案,其中授權合約總值近新台幣6 億元。由中研院研究人員與產業界攜手合作的研發計畫計194 件,研究經費超過3 億8 千萬元。」

李遠哲當院長時就開始把生物科技當作中研院的金雞母在孵,而「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和的「基因体醫學國家型計畫」加起來迄今已投入二百五十億經費。這麼長時間下來,中研院的產值竟然只有「授權合約總值近新台幣6 億元」,合作研發經費「超過3 億8 千萬元」。無怪乎這些計畫會被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周成功教授在 2010-02-02 投書中國時報譏其為「學界的一齣國王新衣」。

這種「血本無歸」的生意,對台灣到底有什麼好處(尤其是對 96%「中低階人力」)?這根本是另類的「劫貧濟富」――排擠政府應該用在其他地方的資源,只為了完成中研院內「高階」人才難以實現的美夢。

什麼是「知識份子」?是為弱勢謀福利的人!什麼叫「菁英」?有能力幫助弱勢的人!用自己的聰明去劫奪其他人的資源,甚至歧視、欺壓比自己不聰明的人,這算什麼「菁英」?


用拳頭欺壓體力弱的人叫「強凌弱」,用財富欺壓窮困的人叫「富而不仁」,不願意用自己的聰明去扶助弱勢的人,卻想要把原本該給他們的政府資源搶奪來完成自己的白日夢,這該叫什麼?

我懷疑簽名的人真的都有仔細看過這一份《人才宣言》的完整措辭,以及文末連結過去的六大政策建議全文。

我如果被邀,會厲詞拒絕(不是婉拒),外加譴責!


用人無私 才能留才
FROM : (劉仁沛為台灣大學農藝系生物統計學組教授,季瑋珠為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1081800060.html)
筆者對中央研究院八月十四日所發起的「人才宣言」有不同的看法。這其實是一個煙幕彈及障眼法!當花了數十億納稅義務人的錢與十多年時間而無任何具體成果之「國家型科技計畫」而無法交代時,只好找藉口說台灣的法規與環境對外籍人士不友善。

 根據筆者在美國近二十年讀書與就業經驗,實際瞭解國內的法規並不比歐美法規嚴格。例如美國就有不少工作,以涉及機密為由,不准外國人任職,只限取得公民資格者擔任,連持有綠卡者都不行。而目前台灣已有一位「美國人」經過修法得以擔任直屬總統府的全國最高研究機構的首長;甚至有些研究機構或大學主管在擔任台灣的工作時,並未辭去在國外的工作或教職,一方面保留後路,這邊發展不好可以回去,一方面照顧在國外的家人,例如孩子就學的學費減免等,這還不夠彈性嗎?國內的教授,只能和其他機構合聘、兼任,可能同時擁有兩個以上的正式職缺嗎?

 再說薪資,過去的安貧樂道固然不符合時代潮流,但是平心而論,台灣的物價不高,稅賦又遠較歐美國家為低,教授、研究員的薪資,在台灣的社會,與其他行業相比,再怎麼說都不能算「低」。整天嚷嚷薪資太低,不但聽在「庶民」耳中相當刺耳,就算國內的在地學者,聽了也很難苟同。先進國家薪資較高,但是生活費用、賦稅也高,再加上工作、生活的壓力、家人的適應、孩子的就學、以及語言和種族歧視等問題,吸引力也會打一些折扣。這些外來學者動輒出言批判國內薪資太低,留不住人才,恐怕也是個假議題、煙幕彈;其實他們是希望自己得以在國內坐領高薪,不但地位高人一等,更可以支付家人在國外的高額生活費、以及孩子就讀名校的高額學費。

 做不出研究不要怪東怪西,台灣不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沒有好好利用,讓他們適才適所,發揮所長。筆者自己和一些朋友,在美國大藥廠合計有二、三十年的經歷,專書就寫了九本,但是回國後在大學任教,或在研究機構任職。「生技製藥國家型科技計畫」從來沒有邀請我們參加,真正是人才的浪費。其原因就是這些大頭不願真正的人才搶了他們的資源,人才不被重用,才會出走,變成人力「淨輸出國」。

 台灣徒有「人才庫」,在上位者卻鮮少仔細瞭解、尋找有能力可以合作、發展的人才,只會搞小圈圈,培養自己的勢力;不問是否優秀、是否有能力,只問是否與自己氣味相投,以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如高分SCI論文,定義卓越,以自己擅長的研究定義任務導向的計畫,還高談學術無民主、無自由,根本沒有任何胸襟和願景。這也是為何生技製藥計畫一直強調「先做基礎研究」,但是「先做」了十年,一個藥都做不出來的原因。國內學術發展怎麼會有前途?

 政府的反應更是奇怪,中研院發動連署,馬上砸錢,也不瞭解一下「庶民」的觀感。學界都知道今年國科會核定給研究計畫的金額縮減,與去年差額高達二十八億,不知去向,國科會實問虛答,且矢口否認與教授彈性薪資有關,但是報載馬總統去年擠出二十六億預算給彈薪專案,從國科會撥出十億,教育部撥一億,剩下十五億從五年五百億年度預算卡下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學界也在連署反對國科會縮減研究經費、投書、開記者會、立法院公聽會,也有人傳臉書上的連署信給馬總統,卻不見政府有任何反應。花大錢滿足大戶,餓死辛苦撰寫研究計畫的學者庶民,人才不出走才怪!我們在此衷心呼籲:人才與資源無私心的最佳化運用,是避免台灣成為人才「淨輸出國」的不二法門。

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官"字兩個口!

科技預算負成長 翁啟惠錯愕陳情

2011-05-24 中國時報 【李宗祐、秦蕙媛/台北報導】
 「我會竭盡所能讓研發經費保持每年八到十%的成長!」上個月廿五日,馬英九總統出席「全球科技高峰論壇」向各國科技領袖宣示我國加強科技研發的決心。但國科會等部會和中央研究院最近卻接獲行政院主計處通知,明年度政府科技預算以負五%作為編列原則,出現總統政策支票,主計處卻不買單的矛盾現象。
 據了解,馬英九上周三出席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生技大樓啟用典禮時,一度脫稿強調,「每年研發經費預算維持八到十%的成長目標!」不過,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證實,主計處確實已行文通知各部會明年科技預算編列原則,負成長的幅度不只五%,而是負七.八%。學術界傳聞的負五%,是把行政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今年度節餘款,提撥到明年度「循環使用」,就可從負成長七.八%縮小到五%。
 據了解,中研院長翁啟惠看到主計處函文後,馬上就寫信給馬英九,希望「總統言而有信」。據透露,翁啟惠日前私下與友人談及此事時還表示:「總統在全球科技高峰論壇講到科技預算要成長八到十%,很多國家科技首長都跟我講,你們總統很有遠見。我還跟他們說,他的確很有眼光。沒想到隔天我就接到主計處說要負五%!」
 相關人士透露,翁啟惠充分瞭解國家財政困難,學術界也應該共體時艱,但科技研發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占政府總預算比率不到五%,每年成長八到十%,不致增加國家財政太大負擔,對國家競爭力卻有很大幫助。翁啟惠認為,馬英九對推動科技研發很有理想性,「是個很好的人」,但「總統講過的話,一定會被拿出來檢驗。執政團隊如果沒有確實執行,就很糟糕!」
 陳正宏證實,行政院政務委員朱敬一、國科會主委李羅權和翁啟惠等科技首長,計畫在近日內連袂晉見馬英九,為明年科技預算請命。
    對此,行政院官員表示,目前預算仍在各機關單位編列中,依往例七月才會送至主計處審查,八月底送達立法院。目前仍在各部會籌編預算程序當中,比例多少將視最後審查與實際需求決定,尚未定案。

刪研究計畫? 台大教授質疑國科會

台灣醒報 (2011-07-04 19:08) 分享
台灣醒報記者黃政嘉台北報導】
針對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 導致許多研究員的研究經費遭刪減,台大教授季瑋珠與台大農藝系教授劉仁沛共同投書聯合報,質疑「國家型科技計畫」不屬於「科學研究」就不該由國科會補助,而應該由相關部會補助。
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季瑋珠和劉仁沛以《教授研究中斷 碩博生須打工》為題,投書聯合報社論指出,國科會把經費撥到其他地方是事件主因!其中,經費被撥到最大的類別屬於「國家型科技計畫」項目,其次是「教授彈性薪資」項目。
季瑋珠和劉仁沛質疑,「國家型科技計畫」是政府依照目前的重要政策所設計,這些計畫基本上屬於「科技」發展,甚至是「產業」發展,不是「科學研究」,理論上,不應由國科會補助,而應該交由相關部會,如經濟部、內政部的衛生署等單位資助,並且依照性質邀請產業界投資,並訂定明確的績效目標。
至於國科會把經費撥到教授的彈性薪資上,對此,季瑋珠和劉仁沛認為這屬於資源錯置,彈性薪資應該發生在大專院校,其他研究機構並沒有這個需求,無論教學研究或責任應該都在教育部,而不該由國科會支付。
文中提出,資源豐富的研究員可以因此擁有更多;中生、新生代的研究員和研究生,卻因此被剝奪了在學術界基本的生存與立足條件。
兩位教授共同指出,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許多過去有多年期計畫的研究人員,今年突然未獲補助,大約只有去年的百分之三十或更少申請案獲得補助;即使獲得補助,研究期限和補助金額也大幅縮減。


國科會:未排擠專題研究計畫

(中央社記者吳佳穎台北4日電)
對於報載國科會為了任務導向的計畫排擠「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表示,經費是各部會共同編列,國科會不可能自行調動,而預算成長不如往年,申請狀況「僧多粥少」才是原因。

聯合報今天刊載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是因為受到「國家型科技計畫」及「教授彈性薪資」擠壓;有如對「專題研究計畫」劫貧濟富,且會造成教授研究需中斷,碩博士生須打工另謀出路的窘境。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表示,在金融海嘯衝擊後,政府財政較為困難,科技預算成長幅度不如往年,然而學術人口及各項申請案件卻持續增長,才會使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出現較為緊縮狀況。
國科會表示,報載的「專題研究計畫」經費不足,是因把經費移至「國家型科技計畫」及「教授彈性薪資」,並非事實。
國科會解釋,國家型科技畫已推動進行10年以上,經費是各部會共同編列推動,今年度國家型科技計畫經費較99年增加2億元,主要是因應政府推動國家能源科技發展的需要;能源科技研發與二氧化碳減量研究,均是當前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的研發重點。
國科會也說,配合辦理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所需經費都由政府整體科技預算匡列支應,不是由「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等相關經費項下調撥支應,因此不會壓縮「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的經費。
另外,關於報載國科會中生代及新生代研究資源不足;國科會表示,有許多培育優秀年輕學者研究的計畫(年齡在45歲以下)、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年齡在42歲以下,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下)、龍門計畫、補助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赴國外研究、補助研究生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等,資源充足。1000704





Thursday, August 04, 2011

Changing...

貨幣戰爭
作者:宋鴻兵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6037)
藏匯於民不如藏金於民
  面對美元長期貶值的趨勢,許多學者提出要藏彙於民,以分攤國家的外匯儲備損失的風險。如果中國放棄強制結匯制度,企業直接控制外匯,雖然分攤了國家外匯儲備的貶值風險,並減輕了貨幣增發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是卻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國家對外匯流動的監控能力,因而增加了金融系統整體的風險,這並非是一個萬全之策。
  與其藏匯於民,不如藏金於民。任何外匯從長期來看都會對黃金貶值,只是貶值速度不同而已。要想將中國已經創造出的巨大財富實現購買力保值,唯有變外匯儲備為黃金白銀儲備。國際黃金價格波動其實不過是個假像而已,看破了這一層,哪怕它匯率市場掀起千重浪,中國自有萬噸黃金作為定海神針。
  藏金於民從根本上保護了人民的財富安全,無論是商品還是資形式的通貨膨脹都無法侵蝕老百姓的真實購買力,這是所有致力於和諧與平等社會構建所不可或缺的經濟自由的基石。畢竟是人民的勞動創造了財富,人民有權選擇儲藏自身財富的方式。
  黃金具有所有貨幣中最高等級的流動性。黃金不僅在人類五千年的歷史上,被不同文明、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不同政體的社會公認為財富的最高形式,它也必將在未來的社會擔當起經濟活動最基本度量衡的重大歷史重任。在世界歷史上,人們曾四次嘗試拋棄黃金作為貨幣體系的基石,而試圖「發明」更為聰明的貨幣制度,前三次已經失敗,而我們當今的世界正在經歷第四次失敗。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本性,注定了以人的主觀意識來標定客觀經濟活動的嘗試不會成功。
  藏金於民以待天下有變,以黃金為支撐的「中國元」將在一片由過度債務貪婪所造成的國際金融廢墟上卓爾屹立,中華文明自有出頭之日。


金價破1672美元新高

發佈時間:2011/8/4 0 記者:美南新聞
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連同美國和歐洲的債務陰霾推動黃金作為避險工具的需求進一步飆升,在紐約期金和倫敦現貨金昨日均再創歷史新高,分別升至1675美元和1672美元。受到外匯儲備貨幣一直貶值的影響,泰國、韓國和哈薩克斯坦在上月增加了24億美元的黃金儲備。

前日公布的美國6月消費者支出出現近兩年以來的首次下跌,金價也於昨日大幅上揚,紐約商品交易所的12月黃金期貨價格一度上揚31.40美元至每盎司1675.90美元。而倫敦的現貨金價則一度上揚至創紀錄的每盎司1672.80美元。金價今年來已經上漲了18%,正在向連續第十一年上揚邁進,這也是自1920年以來最長的連續上揚。
瑞銀集團的分析師塔利(Edel Truly)表示,美國經濟增長的停滯不前以及其對全球經濟的連帶影響現在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歐洲和美國的債務問題現在都沒有徹底解決,自上周五公布的數據一致在加快美聯儲推出進一步量化寬鬆政策的步伐。
中國招商期貨公司的侯樹峰表示,美國經濟的疲軟表現以及歐洲債務問題的長期持久性,將會推動金價在年底時達到1800美元。

全球央行增黃金儲備

  [2011-08-0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毅然)
五年前,國際金價升至每盎司600美元,當時市場預言泡沫即將破滅。不過,當金價在上周升至每盎司1,630美元的歷史高位時,已沒有人記得當年的質疑。在黃金價格瘋狂上漲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必需弄清楚 ─ 究竟誰在增持黃金。答案是︰全球央行。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各國央行在去年成為黃金的淨買家,是21年來的首次。今年直至7月,全球央行淨買入的黃金總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金價去年收盤報1,418.75元,但截至上周五,已漲至1,623.68元,累計升幅達14.4%。
 正因為歐美近年的債務問題,令環球央行對於儲備貨幣美元、歐元以及美債、歐債都失去了信心,轉而增持黃金,以分散外匯儲備的風險,成為了金市的大買家。「這不是一件驚奇的事」世界黃金協會投資研究經理Juan Carlos Artigas說,「歐洲央行減少出售黃金,同時新興國家積極增加儲備,央行淨買入是一種趨勢」。墨西哥央行增持的數量多達100噸,中國對黃金的需求同樣殷切,今年首季中國對黃金的需求達到142.9噸的季度紀錄。

Monday, August 01, 2011

"失去" Vs. "缺乏"?

1. 每個人都知道"價格" ,但不一定知道"價值"
2. 「Survive first!  然後不要忘記理想,才能有機會去影響他人。」
3. 書唸多一點的,其實他們害怕的是"失去"而不是"缺乏"



學界領袖哪裡去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80200520.html)
2011-08-02 中國時報 【周成功】
 二個月前就聽到國科會內部傳出的消息,因為Top down的大計畫耗掉太多資源,以致於今年支持大學研究計畫的各學術處的經費將大幅縮水。
面對這樣的傳言,學界整體的反應是冷漠。上位者,沒有人出面澄清或關切;而下面的學者,也僅能私下表達關切與不滿,大家普遍的心態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無力感。
 到了六月底,研究計畫獎助的結果出爐,果然不出所料,計畫通過率從過去的百分之四十大幅滑落到百分之三十。而核准三年期計畫的比例也掉到歷史新低,其他像研究生薪資與博士後研究員的名額也突然加上各種限制。這時候大家才發現學術研究的災難真的來臨了!
 當學界一片哀嚎遍野時,我們學界的領袖們作了任何努力或表示嗎?完全沒有!直到台大季瑋珠和劉仁沛兩位教授七月四日在聯合報公開質疑國科會經費分配的誤謬,並發動聯名簽署向國科會表示抗議時,大家才突然醒悟到,學界面對錯誤的科技政策時,不是應該要有自己立場與聲音嗎?
當季、劉兩位教授冒著酷暑,聯絡學界同仁向國科會抗議,向立、監陳情,我們學界的領袖從中研院院長以降、中研院的院士們,各學會的理事長們到各大學的校長們有提出任何聲援或是協助嗎?答案依然是沒有!
 究竟學界該有什麼樣的學界領袖?我過去曾有這樣的期待:他(她)必須是位好的科學家;在台灣這個學術貧瘠的環境中,作過真正像樣的研究;對台灣科技發展的需求,有一份切膚之痛的親身體驗;此外,他還必須對學術社群未來的發展充滿關切與熱情;最後他必須對科學原則是個堅定的維護者。
從過去二個月中,學界領袖對國科會這個影響台灣學術研究至深且遠的錯誤政策未致一辭,對草根發起的抗議活動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漠。很明顯地,這些人不過是頂著領袖的光環,而未能善盡其對學術社群應有的作為。
 也許有人認為我對學界領袖的期待陳義過高,或甚至有些強人所難。但是學者在扮演領袖的角色之前,不是該先成為一個盡責的知識分子嗎?
 薩依德的在論學者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角色時,曾有非常清楚的陳述:「知識份子的公共角色是局外人,業餘者,攬擾現狀的人。扭曲知識份子公開表現的莫過於修飾裝扮,噤若寒蟬,……因而我把知識份子刻畫成流亡者,邊緣人和對權勢說真話的人」。如果一位學者連基本知識分子的角色都扮演不好,我們對他作為學界領袖還能有所期待嗎?
 國外對學界領袖的期待與要求其實更嚴。七月三十一日的華盛頓郵報刊登前布希政府首席科學顧問馬柏格(JH Marburger)訃文。馬柏格是知名物理學家和大學校長,但在布希政府八年任內,因支持布希反對京都議定書、反對幹細胞研究等等科技政策而被學界同儕嚴辭批評。其中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伽德呢(H, Gardner)的評語最直接。
伽德呢說:馬柏格是個夠好的科學家,以致於他可瞭解自己基本上已成了娼妓。事後伽德呢教授為了緩和用辭的尖銳,特別補充說:他用的那個字是動辭而非名辭。
 這次國科會風波中,台灣學界領袖集體缺席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訊息,是大家必須嚴肅面對並認真思考的課題。(作者為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基本上這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 和國科會沒太大問題
就像老天不下雨 水庫缺水 而去抗議經濟部 但我們要指出: 經濟部不能把有限的資源 獨斷分給所謂的科技大廠 以產值不高叫一般民眾閉嘴  可惜唸過書的不會發聲 因為那等於承認自己是一般民眾而不是科技大廠

Q: 學界領袖哪裡去了?

A: 不能怪學界領袖 因為他們不缺:
     如早年有人說 :「何不食肉糜 ?」,

     後來有人說:「人民沒麵包吃,為什麼不讓他們吃蛋糕?」,
     現在有個人說: 「怎麼不早說?」
     典型的菁英觀點

Die Wue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ue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
「人性尊嚴不可褻瀆。尊重並保護此尊嚴乃是國家公權力的義務。」
德國基本法第一條第一項

我們一家的影子上了 "傳記文學"...

《傳記文學》,是中華民國的一份知名歷史文學刊物,於1962年6月由具有「野史館館長」稱號的劉紹唐所創辦。《傳記文學》的創刊宗旨為「提倡傳記文學,保存近代史料」,其內容包括歷史事件憶述、人物傳記、日記、書簡、歷史照片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B3%E8%A8%98%E6%96%87%E5%AD%B8_(%E9%9B%9C%E8%AA%8C))

「傳記文學」自1962年6月創刊迄今,達36年,四百餘期,累積了豐富大量的中國現代史史料,素有「民國史長城」之譽。廣州中山大學學報陳福霖教授的論文即指出:在台灣研究孫中山和中國革命歷史有顯著成就,是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與「傳記文學」雜誌,後者與前兩個政府機構等量齊觀,受到海內外學者一致的認同與推崇。
(http://www.greatman.com.tw/biography.htm)